适马20mm f/1.4 Art测评二:蔡司Loxia 21mm VS 适马20mm Art

[复制链接]
lyshiyigehaoren 发表于 2018-12-6 09:53:17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



在上回书中,我们初步领略了适马新镜20mm f/1.4 Art镜头的风采,然而其他镜头厂商却并不甘于让适马20mm在2015年的广角镜头中专美于前,于是乎另一个备受瞩目的广角镜头,蔡司Loxia 21mm f2.8,毅然决然地挡在了适马封王的道路之上。正所谓一山不能容二虎,于是摄影师MING THEIN将两支镜头放在一起进行了对比测评,下面就让我们来看看谁才是今年的广角之王。

最近这段时间,我很荣幸地得到了如此难得的机会,使用当下两只最为出色的广角镜头,并且在同一平台下对比两支镜头的具体表现。不过,先说好,受制于一些难以避免的诸如使用时间、卡口不一致等测评限制,这并不是一次真正严谨的直接对话。而且另一方面,我手中的两支镜头都是与正式销售版本有所区别的测试版,所以最终版本在画质上可能会有进一步的改进或者调整。本次测试所使用的机身为索尼的最新画质旗舰A7RII相机,适马镜头则通过Metabones Nikon G-NEX转接环连接索尼机身,而支撑系统搭配的则是Arca-Swiss P0云台和RRS24L三脚架。

测试场景一:(100%截图对比)


1、f5.6光圈下整体画面对比


2、f5.6光圈下中心画质对比




3、f5.6光圈下中景区域对比




4、f5.6光圈下边角及前景画质对比




5、f1.4及f2.8光圈下中心画质对比




6、f1.4及f2.8光圈下中景画质对比




7、f1.4及f2.8光圈下边角画质对比




在这里我觉得有必要稍微提一下其他厂家的同焦段镜头,包括尼康的AFS 20/1.8G、徕卡的21/1.4 Summilux-M ASPH,以及蔡司的2.8/21 Distagon ZF.2。虽然这些镜头目前都不在我手里,但是我都拥有过使用它们的美好体验。总的来说,蔡司21 Distagon ZF.2要比尼康和徕卡的镜头表现更好,而下面我说的这句才是重点,21mm的Loxia版本要比ZF.2版本更为出色。不要纠结于价格,毕竟如果把价格因素考虑进来这种比较并不公平,要知道这些镜头中最便宜的尼康只需797美元,接下来是适马的899美元,蔡司以1499美元的价格排第三,最后徕卡的镜头则是高达6732美元(简直疯了不是吗?)。提前预告一下,如果我还有机会搞到一只尼康20/1.8G镜头的话,我会拿来与适马20/1.4对比,因为两者在价格上更为接近。

尽管缺少更多对手的加入使得这次对决显得略微美中不足,但是我觉得这场“Head To Head”仍不失为一次有趣的测评,因为这两支镜头是过去几年我用过的广角镜头中最为出色的两只。两支镜头都应用了最新的光学设计,并且代表了两套完全不同的设计哲学。先来看看Loxia 21mm,它是小巧的、可爱的、全手动的镜头,与索尼E卡口机身搭配起来相得益彰;而适马的20mm Art相比之下就算是怪兽级别的了,不过即便是体型硕大,也尚在意料之中,况且再看看蔡司的Otus 28mm镜头就知道什么叫一山更比一山高了。适马镜头与尼康D800机身配在一起看起来更为协调,并且还能自动对焦。

为什么我会说两支镜头使用的是不同的设计哲学呢?首先Loxia镜头是11片9组的光学设计,并且后镜组非常接近于相机传感器;而适马镜头则采用的是15片11组的内部结构,并且拥有“灯泡式”前镜组,这使得它不得不启用特殊的固定式遮光罩,并且为加装滤镜增添了难度。镜头口径方面,Loxia 21mm镜头口径为52mm,此外还配备了无级光圈环用于视频拍摄。

测试场景二:




1、最大光圈下中心画质对比




2、最大光圈下边缘1画质对比




3、最大光圈下边缘2画质对比




4、最大光圈下边角画质对比




两支镜头在做工上都非常出色,虽然适马并没有像蔡司一样加入天气密封设计,当我在遇到潮湿环境时,我还是会在两者之间稍稍犹豫一下。适马是金属加塑料的混合镜身材质,蔡司则是一如既往的全金属设计。鉴于镜身材质和大小,两只镜头在重量上的不同也是显而易见的,Loxia 21mm自重400g,适马20mm自重950g。除了镜头更大之外,适马额外的重量还加在了为达到更大光圈所需的光学设计上,以及自身的自动对焦马达上。

下面让我们先来聊聊蔡司Loxia 21mm镜头:这枚镜头以其全开光圈时锐利的中心画质令人印象深刻,而且其中心到边缘的一致性也做得比较好。而如果我们把光圈收到f5.6,那中心与边缘的差距更是处于几乎不可见的状态,镜头在色差控制方面同样非常出色,这种表现真的离标称APO的镜头不远了。镜头在色彩的表现上呈现出一种饱和度高而又厚重的风格,典型的蔡司“德味”不是吗?微反差简直优秀。

而对于适马20mm f/1.4 Art来说, f1.4光圈下的中心分辨率能够接近蔡司的表现则更为令人惊喜,不过边角的成像还是略微偏软,不过光圈收缩到f2.8后这个问题可以得到改善。适马镜头同样有着非常出色的色差控制,但是边角的涂抹感要比蔡司来得更为明显。总的来说,两者的差距还是非常细微的,而在f5.6到f8的光圈范围内,两者在画质上的差别基本是难分高下的。

测试场景三:




1、f2.8光圈下中心画质对比1




2、f2.8光圈下中心画质对比2




3、f2.8光圈下边角画质对比




就Loxia 21mm来说,相比适马它只有一点是让我不甚满意,就是这支镜头的暗角比较严重,我怀疑这主要还是因为追求小体积所做出的妥协。适马的通光量相对蔡司要大一些,这可能要归功于更多的镜片、不同的镜片镀膜甚至是尼康转接环的影响。

我发现通过这次简短的测试,我逐渐爱上了这两支镜头,它们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。蔡司许多产品一直以来都有成为最顶级镜头的潜质,而Loxia则是追求“轻便、高画质”人群的不二之选,每当我想要放弃三脚架或者不愿再背负沉重的设备时,我就会首先想到它。另一方面,适马在收缩几档光圈后的画质是完全可以与蔡司相媲美的,而它的优势更是不可替代的具备了自动对焦功能,和更大的光圈,对于想要抓拍或者经常要在光线不好的条件下拍摄的人来说,这两个优势还是挺重要的。

回顾本次测评,我其实觉得用“对决”一词来定义并不算十分恰当,因为这两只镜头都可以称得上是我见过的最优秀的广角镜头,而且它们之间的关系并不是谁碾压谁,而是一种有节制的取舍和互补,所以说我很难决定对决的赢家到底是谁。你或许会钟情于Loxia的体积胜过适马的速度,或是依赖于自动对焦超过滤镜,亦或是迷恋于场曲表现胜过边角解析力。尽管两者在焦段上只相差1mm,不过两个镜头却都是那种“多面手”的绝佳典范,并且也都达到了极高的画质标准。就我个人而言,在某些情况下我会选择Loxia 21mm而不是适马20mm,反之亦然。而在做完对比测评好后,我的脑海中头一次回荡着一个声音:“为什么我不能两个都拥有呢?”

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

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,没有帐号?立即注册

x
摄影技巧在线是我喜欢的摄影网站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15 秒后自动关闭
专注素材教程免费分享
小编微信

xiaobianyuzhi

周一至周日9:00-23:00

反馈建议

syjqzx@126.com 在线QQ咨询

扫描二维码关注我们

Powered by Discuz! X3.4© 2012-2022 syjqzx Inc.( 苏ICP备14026712号-1 )